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时间:2025-07-26 22:22:09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锦集八篇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锦集八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篇1

在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20xx年12月4日我镇在xx村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处理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为培育贫困村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八会镇xx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xx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xx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 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xx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度,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优良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xx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xx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最大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范围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主动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措施、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篇2

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涉农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围绕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继续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产之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积极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适合搞蔬菜制种的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制种业,目前全镇蔬菜制种面积达到4000亩左右;适合发展薄皮核桃的村,鼓励群众继续扩大核桃种植面积,全镇的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2.2万亩。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推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推行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业连接第二、三产业的进程。推行土地流转可以实现零星地块向适度规模经营,粗放型农业向密集型农业,普通农产品向无公害农产品的转变。我镇一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流转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流转。二是鼓励有经济实力、懂经营、善管理的人员投资现代农业,做大农业基地,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是引鉴外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我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三、实施造林绿化,推进生态建设

1、结合镇区绿化新农村规划及项目规划,我镇采取多种形式狠抓重点区域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因地制宜,兼顾生态、社会、景观、经济等综合效益,精心安排部署,全镇23个行政村积极参与,紧紧抓住春季植树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行生态建设,共计完成义务植树6.7万株,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6万株绿化任务。

2、新建清涧村300亩、店留村300亩、毛岭村150亩、郝山村50亩,共 ……此处隐藏14041个字……点排查巡查复查160次,向群众发放防灾明白卡及避灾明白卡422份,更新埋设警示宣传牌22块;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1期,受训166人,开展各类宣传6次,发放资料3000多份;争取区国土厅专项资金458.19万元,完成了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受益群众299户1300人。不断完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机制和制度,高效推进地灾防治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巩固基础业务,促进全面提升。一是加强机关效能政风行风建设。今年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共受理各类申请11x4宗,办结11x4宗,已在限时内全部办结;年初获“四星级”窗口荣益称号的佳绩。二是扎实开展信访工作。今年来,共接到信访事项9件,接待来访群众12批31人次,已全部作出答复解释。三是抓好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今年来,共登记发证290宗,面积5140592.14㎡,换证43宗,面积22247.62㎡。四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促进土地产权改革。全县区域内地类图斑34.09km,已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权属调查86585宗,整理档案43873宗,应发证45514宗,已发证43873宗,发证率达96.39%,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积极开展县级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明确不动产工作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助推成立县不动产登记局XX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机构组建、人员调剂等工作。六是加强基础测绘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类测绘培训2次,参训29人,提高了参训人员的运用技能;积极配合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已完成内外业基础工作;推进“数字”建设,《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设计书》通过评审验收。七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今年3月正式运行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本级国土资源公文高效流转,节约办公成本;继续推进、完善“一张图”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籍系统建设。

二、存在问题

新形势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一是计划用地指标不足。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用地需求逐年增多,仅靠年度用地指标安排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二是国土资源执法形势依然严峻。现阶段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执法力量有限,国土执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卫片执法任务艰巨,矿产资源管理步履维艰。三是信访维稳压力较大。由于征地、建房、土地权属等因素造成利益纠纷增多趋势,国土信访较活跃,妥善处理各方矛盾面临的困难重重。四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缓慢。因编制、资金、人才等方面不足,部门资源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制度管理等仍存在较多阻碍,制约了我县快速推进不动产登记的步伐。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严守保护红线,确保占补平衡。一是确保实现耕地保护目标。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巡查,保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巩固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和补充耕地任务,确保年度耕地占补平衡。三是扎实推进“旱改水”提质改造项目和土地整治项目。优化服务质量,强化项目管理,稳步推进“旱改水”各项工作,全力做好桥马片区土地整治项目。

(二)整合优势资源,全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一是争取尽快落实项目用地,保障用地需求。做好项目用地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报批、指标保障等工作,特别是争取重点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建设。二是着力推进征地工作。按照新实施的征地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征迁,稳妥处理利益分配,切实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三是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加大处理闲置土地力度,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四是争取落实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强与区国土厅、市政府协调,争取获得20xx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用地及附属设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三)完善地灾防治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利益。争取防治资金、人员、技术、物资等方面的保障,科学编制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寻找地质灾害防治突破口,加强部门联动,整合优势资源,确保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强资源管理,规范国土秩序。一是严格规范矿业权管理。依法管理采矿权,严格审批发证,合理编制矿产资源总体利用规划,完善矿产资源开采方案,确保做到规范有序用矿。二是强化矿山安全监管。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三是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坚决取缔违法采矿,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良好秩序。四是健全土地动态巡查制度,扎实做好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加强与各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严厉打击违法占地用地行为。

(五)扎实推进国土基础工作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做好我县测绘行政职能管理和测绘业务管理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各类规划修改调整。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一张图”管理。四是做好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五是着力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效果。六是加强国土资源队伍和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审管分离”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和执政能力。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篇8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1.做好了北环路测量、图纸设计、调规、征地、安置地填土等前期工作。

2.督促各村完成25户以上通自然村公路计划项目的任务,总里程23.2公里,目前已修建16公里。

3.做好了各村窄路面拓宽(7.50公里)项目、安全防护工程(10.68公里)的统计,并及时完成了项目申报工作。

4.做好了塘里大桥的勘测和测量工作,完成了桃红桥、新田桥、亭子下桥、沙子桥的图纸设计和图纸评审工作。

5.做好了宣风生物产业园-芦万武公路瑞泉段土地勘探、测量、分户测量等前期工作。

6.完成了县重点项目S533路行-中埠路改造项目工程和320国道东阳-江霞路段拓宽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估工作。

7.完成了路行村田垅桥、东渡山下组桥、新田田藩里老桥、高楼双合圳桥、水山头拱桥重建的设计、评审、邀标、交通局审查等前期工作。

8.做好了仁里村真屋岭桥、高楼村一涵洞水毁后的重建工作。

9.排查全镇主要路口的安全隐患,并安装了减速带。

10.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年”的工作。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1.做好北环路新修公路建设,协调解决征地中出现的争议,落实好20根电线设施搬迁工作。

2.继续督促各村完成25户通自然村农村公路计划项目的建设,在10月底完成剩余任务。

3.做好乡村道窄路面拓宽改造和安全防护项目建设。

4.做好桃红桥、新田桥、亭子下桥、沙子桥的造价评审、邀标等前期工作。

5.做好宣风生物产业园-芦万武公路项目分户测量核查、征地等工作。

6.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县重点项目S533路行-中埠路改造项目工程和320国道东阳-江霞路段拓宽项目的改造工作。

7.继续监督、跟进路行村田垅桥、东渡山下组桥、新田田藩里老桥、高楼双合圳桥、水山头拱桥的重建工作。

8.继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年”的工作。

《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锦集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